|
湖北省棉花产业形势报告(2022年8月)今年湖北晴多少雨,促生了棉花早熟,7月底8月初就有籽棉收获,本月中旬零星籽棉上市,棉企入市时间与去年相差不大,全省籽棉开秤价同比上年略有下降;全省纺织形势保持弱态中微见转机,部分企业纱线开始盈利,开工率有所提高。 8月初全省各地陆续传出信息,新年度籽棉上市,收获期比去年提前了约一周,今年天气整体偏旱且持续高温,致使棉铃提前炸裂,农民分批采摘、晾晒,等待棉贩上门收购或等附近收购加工厂开秤,让农民失望的是今年探得的收购价格比去年低了不少,去年开秤价就达到了3.5元/斤,还是早期等级较差的籽棉且水分高,今年质量好、水分也低,棉贩子出价只有3.2元左右,农民惜售心理加重,可棉贩们说再不卖后面价格可能还要低,因为今年棉价下调的厉害,一些农民决定还是等等,反正种的也不多。今年农资价格不同程度上涨,加之久旱无雨,对秋桃生长不利,如果后期天气仍没好转,预计今年棉花单产将下降,价格、单产下降,而成本上涨,多因素叠加,今年植棉收益相比去年将较大幅度下降,湖北来年的植棉面积是否会下降,让行业人士多了几份担忧。 今年棉价盘踞低位,市场上时时传不新疆棉销售倒挂、销售不畅的信息,使得湖北的棉花企业不敢放量收购,观望情绪较重,在本省棉花企业犹豫不决时,山东、河北等外地棉贩大举进入我省,可委托本地企业收购或直接联系棉贩收购,外地大棉贩们出价高于本地棉贩价格,使得不少早期籽棉外流,据了解,外省棉贩之所以敢高价收购,主要原因在于棉副产品价格有优势,山东、河北等地是我国油料企业集中区,大量收购棉籽且对本地企业价格优惠,外地棉贩出价达到3.6-3.7元/斤。直到本月中下旬,我省棉花企业陆续入市开秤,仍是200型企业为主流,少数400型企业参与其中,有的企业老板为了保住周边资源不外流,给当地农民承诺,先按自己定的价格收,如果后期价格上涨了,再给农民第二次结账补回价差,如果后期价格下跌了则自己承担不与农民相关,经过多年的经营,老板们与当地农民和棉贩子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,表示愿意接受此种方式。200型企业因不受规模成本的限制,收购达到一定量即可加工,部分200型企业尝试加工,反映今年棉花除了马克隆值偏高外,质量总体较好,早期棉以做絮棉为主,皮棉销售报价15000元/吨左右。 8月份本省纺织形势整体平稳,疲态中略有起色,企业反映订单多于前2、3个月,以当前棉价测算生产纱线略有盈利,少数纺织企业还有一定数量的高价棉花,拖累了企业生产成本,对后期棉价走势,多空观点交织,整体谨慎非乐观态度,对棉花原料采购保持随买随用的策略,积极询价新年棉花,与棉花企业接洽。 |